首页> 全部小说> 古言> 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

>

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

牛顿不爱吃苹果著

本文标签:

唐昭是沪市商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一朝重生,成了魏国公府的嫡长女,被皇帝下旨赐婚给昏迷不醒的宣王五子冲喜。 冲喜当日,昏迷半月有余的顾辞睁开了眼睛。 唐昭对上那双凛冽逼人的双眼,就知道这是狼队友。 皇帝大行后,唐昭随宣王府众人前往封地,开始展露锋芒。 提高亩产,经营作坊,修建水利,改善医疗,赚钱有如神助,花钱更似流水。 被养的膘肥体壮的三军将士见到她宛若见到财神下凡。 “夫人这般都是看在本将军...

来源:阅文   主角: 唐昭,顾辞   更新: 2025-04-02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唐昭顾辞是作者牛顿不爱吃苹果小说里面的主人公,看完这本小说你会沉浸在小说的感情经历中,一起度过思想的升华,一起思考人生的意义。一起来看看小说简介吧!

免费阅读

  洛阳下雪的第一日,百姓欢欣鼓舞,农民高兴地大喊“瑞雪兆丰年”,权贵们争相开办赏雪宴。

  洛阳下雪的第二日,百姓穿着半新不旧厚麻衣,迎着寒风清扫街道。

  洛阳下雪的第三日,百姓看着屋顶上足有三寸高的积雪,担忧压垮房屋,纷纷爬上屋顶清雪。

  洛阳下雪的第四日,百姓缩在屋里冻的浑身颤抖,虔诚地乞求老天爷不要再下雪了。

  洛阳下雪的第五日,乡下穷苦人家的茅草屋被积雪压垮,村民们合力挖掘,才堪堪将人救出。

  洛阳下雪的第六日,各村村长、各里里长不约而同前往县衙,向知县大人救援。

  洛阳下雪的第七日,洛阳府尹面色阴沉地将桌面上如雪花般的求援信一封封读完,一人枯坐到深夜。

  洛阳下雪的第八日,洛阳府尹在早朝时陈述灾情,“洛阳周边村落,大雪压垮房屋十之七八,伤亡百姓多达八九十人,受灾百姓流离失所,大规模涌向周边县城。”

  “然而,县城物资不足以支撑如此多的灾民,且县城百姓受灾亦很严重,灾民为了求得一线生机,已经前往洛阳。”

  康治帝面色潮红,咳嗽好一阵才停下,“可知有多少灾民?”

  洛阳府尹即刻答道,“恐有数十万之巨。”

  “元爱卿,户部能拿出多少银两赈济灾民?”

  户部侍郎出列,苦笑道,“启禀陛下,连年征战已用去七八成国库税银,前几日北方诸州上书请求赈灾,户部周转八十万两钱粮,如今微臣真是无能为力了。”

  康治帝用力揉搓眉心,“最多能凑多少?”

  户部尚书沉吟片刻,“二十万两。”

  满朝震惊。

  “元大人,二十万两赈济数十万灾民,就是一天只一顿稀饭,也撑不过一月!”洛阳府尹憋着气,“还不算炭火、冬衣、医师、药材和修建倒塌房屋的费用!”

  “最要紧的是,如今才刚入冬,离春日还有两个月!”

  这是要将灾民活生生逼死啊!

  “张大人,难道本官不愿多出些银两赈济灾民?若是可以,本官恨不能拿出百万旦粮食、千万斤炭火助灾民渡过寒冬,可恨本官无此神通。”

  “元大人身为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总该想个对策出来啊!”

  户部尚书正等这句话,“启禀陛下,臣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站在前头的宣王世子顾流眼皮一跳。

  “微臣以为,事急从权,可暂缓西北军饷的发放,先将这笔钱用于赈济灾民。”

  朝中太子党官员纷纷附和。

  “陛下,臣以为此计不可”,顾流出列进言,“西北此次亦受灾严重,将士日子本就艰苦,若是再拿不到军饷,将士们如何保家卫国、抵御匈奴?”

  “边关响银不到万不得已不得轻易动用”,康治帝打断臣子争吵,“先支出银钱度过眼前吧。”

  早朝结束后,顾流快马加鞭回到王府,“请五少爷来书房议事。”

  小厮飞快跑去请人。

  顾流在书房里烤了好长一会儿火,又喝了热热一碗汤水,冻的发白的脸上才浮起一丝血色。

  “大哥找我?”顾辞收到小厮传信就立刻过来。

  顾流将今日早朝发生的事快速说了一遍,冷笑道,“太子党也太不择手段了。”

  借着洛阳灾情就要克扣西北军军饷。

  “陛下怕是也有此心”,顾辞强压着怒火,“西北再重要,终究离洛阳有千里之隔,况且有父王撑着,而洛阳若发生暴动,顷刻间便是灾祸。”

  “为今之计,只有筹钱赈灾了”,顾流头疼,王府不仅要供应西北军粮,还要赈灾洛阳。

  活儿都宣王府干了,要太子干嘛?

  “明日上朝,我会建议由朝廷牵头,募捐赈灾银两,陛下定会采纳。”

  募捐到一文钱,王府就少出一文。

  “我提的建议,王府势必首当其冲,你跟弟妹好好说说,请她体谅。”

  “大哥放心。”

  顾辞边打腹稿边往回走。

  碧丹院,主院。

  秋雨拿铁钳拨了拨,让炭火烧的更旺,庆幸道,“幸好姑娘有先见之明,早早的备下炭火。”

  “奴婢听说,炭火价钱已卖到一斤两百文,比往年贵了五倍不止,就这价钱,没点门路的还买不到呢。”

  “这也太离谱了”,春风停下手里的绣活,“离开春还有好久呢。”

  她喃喃道,“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卖儿卖女。”

  春风几个联想到自己,皆伤感起来。

  这份伤感,直至顾辞到来才打破。

  “来啦!”唐昭热情且疑惑“夫君怎么有空来我这?”

  新婚第二天,顾辞就以养病为由搬去书房居住,成婚一月有余,除了偶尔在同一张饭桌上吃饭,其他时候可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事顾辞理亏,语气不免温和些,“你在做什么?”

  “看大渝律”,唐昭举起书。

  “看到哪了?”

  “婚嫁法,和离篇”,唐昭对制定大渝律的顾氏先祖赞叹不已,“没感情就离,离完再嫁,嫁完再离,嫁妆和聘礼还能尽归女子所有,太祖皇帝真乃明君!”

  关键的是还没有和离冷静期,当天宣判,效率极高。

  宋嬷嬷听得心惊胆战,一个劲儿使眼色。

  “嬷嬷你眼睛抽筋啦?”秋雨关心,大嗓门问。

  宋嬷嬷狠狠挖了这个没眼力见的一眼。

  秋雨委屈,闭紧嘴站到最后面。

  顾辞额头青筋乱跳,寒暄的心情散了个干净,“我来与唐,夫,夫人商量件事。”

  唐昭:“夫君请说。”

  顾辞:“洛阳灾情一事,夫人可知晓?”

  唐昭点头。

  “不止洛阳,以北的州府全都遇灾,成千上万的灾民流离失所”,顾辞简述灾情,“如今朝廷正想法儿赈灾。”

  赈灾?那必须赈啊!

  赈灾最需要什么?那毫无疑问就是粮食,衣物,医疗,等。

  以上有个统称,钱!

  那国家没钱怎么办?

  捐款呗!用之于民,自然也要取之于民嘛!

  唐昭乌黑的眼珠转了几圈,把顾辞的来意猜了个七七八八。

  果然,就听男人直白道,“我想请你带头捐献银两,抛砖引玉。”

  “没问题”,唐昭笑得开心。

  她苦苦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