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历史> 九千岁外孙

>

九千岁外孙

键盘战斗家著

本文标签:

“外祖,我想要。” 主角指着京城外的矿厂,于是恐怖的阉党小贼登场了,百姓们人人自危。 天启小皇帝赐名报国。 杨报国叹了口气。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阉党无君子,东林无能人。 我只不过想要让老百姓过点好日子,谁能为百姓办事,就用谁而已。...

来源:阅文   主角: 杨报国,魏忠贤   更新: 2024-12-07

微信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外祖,我想要。” 主角指着京城外的矿厂,于是恐怖的阉党小贼登场了,百姓们人人自危。 天启小皇帝赐名报国。 杨报国叹了口气。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阉党无君子,东林无能人。 我只不过想要让老百姓过点好日子,谁能为百姓办事,就用谁而已。...

免费阅读

  文华殿。

  去年第三次加征辽饷,国库仍然说没钱,自己同意动用内库,今年开春就发内帑五十万两充当辽东军饷。

  朝堂上的事情,大臣们商议着办,内阁商量出来的决议,自己从来没有反对过。

  补充内阁也好,地方上更换官员也好,连锦衣卫的变动,只要是内阁呈上来的奏疏,朱由校全部照批。

  朱由校很委屈。

  明明自己都同意了,为什么麻烦反而越来越多,从小没有被培养过的朱由校,内心有些讨厌起大臣们了。

  如果还是按照以前,比如不把熊廷弼撤走,是不是会更好呢。

  朱由校不懂治理国家,年轻的小皇帝,也不懂政治,下意识升起单纯的念头。

  他觉得以前熊廷弼在任的时候,辽东好好的,熊廷弼被罢免,辽东就失陷了。

  既然如此,那就重新用回熊廷弼好了。

  但是熊廷弼是被弹劾而免官的。

  内阁说熊廷弼在老家,回来京城需要时间,而辽东之事不能无人主持大局。

  所以推选出来一个人,暂代辽东经略。

  这话很有道理。

  朱由校虽然不开心,但也同意了。

  同意归同意,内心开心不起来。

  “皇爷。”

  “魏大珰来了,一起的还有杨千户。”此时,文华殿太监进来通传。

  “魏大伴来了,报国也来了,快让他们进来。”

  朱由校高兴的手舞足蹈。

  皇宫里无趣。

  乾清宫到处都有李选侍的影子,让他不安心,夜里睡觉经常失眠,外头的事情又让他烦恼,唯独魏大伴,他每回都能哄着自己开心。

  朱由校早就忘了魏忠贤曾经是李选侍身边的太监。

  魏忠贤最早的时候,还是他生母的人呢。

  朱由校记得魏忠贤。

  小时候魏忠贤就带他玩,所以把魏忠贤称为大伴。

  “万岁爷,您得为奴婢做主啊。”

  魏忠贤哭着进来。

  杨报国随后,看到了朱由校,恭恭敬敬的行礼,“臣杨报国拜见皇上。”

  魏忠贤老泪纵横,表现的十分滑稽,令朱由校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情立马就好了。

  “报国啊,你外祖怎么回事?”

  眼前的少年比自己还小两岁,却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加上又是魏忠贤的外孙,所以朱由校爱屋及乌,不光喜欢他,还为他赐名。

  报国。

  可见朱由校的内心淳朴想法。

  “臣不好意思说。”

  杨报国低下头,显得很丢人。

  见状。

  朱由校兴致更高了,大笑的说道:“魏大伴,你怎么了?连你亲外孙都不愿意说出口。”

  刚才还死气沉沉的皇宫,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魏忠贤哭道:“客妈妈被人从奴婢身边抢走了。”

  “还有这事?”

  朱由校早就知道客氏与魏忠贤的关系,他也没有在意,从小没人管,宫里头到处撒野胡玩,见多了这些事情。

  “客妈妈原来想着,宫里头人多眼杂是非多,郑贵太妃毕竟是老长辈,所以去慈宁宫见郑贵太妃,想要缓和关系,这样的话,宫里头也就安宁了。”

  魏忠贤半真半假的解释。

  朱由校连连点头。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当皇帝,主要是没想到父皇才登基一个月。

  不光朝堂上的事他不懂,宫里头的关系他也没弄明白。

  唯独信任的只有客妈妈。

  客妈妈为了自己好,朱由校也盼望皇宫和谐。

  “谁知道客妈妈离开慈宁宫,半道被人抢走了。”

  “今天敢在皇宫里抢人,明天就敢在皇宫里杀人,万岁爷,咱们宫里头就是没有规矩的人太多,所以屡次有人闯入皇宫行刺。”

  魏忠贤既然来,准备功夫做的十足。

  果然。

  朱由校怒了。

  “是谁胆大包天?”

  “王国臣。”

  魏忠贤立马说道。

  魏朝就是王国臣。

  朱由校还是信任王安的,王安让他的干儿子魏朝掌管乾清宫,朱由校不懂怎么当皇帝,但是他觉得赐名是拉拢人的办法。

  不光赐名了魏忠贤祖孙,包括魏朝也赐名王国臣。

  忠贤,国臣,可见朱由校朴素的愿望。

  “原来是王国臣。”

  朱由校意外,又不意外了。

  他也知道客妈妈以前是跟王国臣的。

  魏忠贤忍不住看了眼外孙,难道他们猜错了皇上内心的想法?

  杨报国没奇怪。

  朱由校这小子,你要说他精明吧,他做的事又很荒唐,你要说他傻了吧唧,他其实还误打误撞玩转了朝堂。

  简而言之,身边要有人提点。

  以前是客氏提点。

  后来是魏忠贤提点。

  如今该自己了。

  “王国臣仗着他的干爹是王安,所以什么都敢做。”

  “王安明明是太监,眼里只应该有皇上,可是呢,又和外头的大臣们犹如八拜之交,好得穿一条裤子。”

  “现在连客奶奶都不放过,想要把客奶奶抢过去,他们要干什么,眼里还有皇上吗?”

  “以臣之见,那王安是想当九千岁。”

  九千岁?

  大明还有九千岁?

  文华殿的太监们目瞪口呆。

  太监们凭什么厉害?

  因为他们整日陪伴皇上,能在皇上身边说别人的小话。

  太监们也读书。

  内书堂就是太监们读书的地方。

  大明至今以来,哪个权阉不是靠着在皇帝身边说小话起家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魏忠贤会说小话,太监们倒不奇怪,也不怎么在乎。

  可连他的外孙也这么会说,不愧是亲祖孙。

  太监很可怕。

  有后的太监更可怕。

  青出于蓝胜于蓝。

  魏忠贤有了这外孙,恐怕没人是他对手,日后轻易不要得罪这俩祖孙。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

  杨报国一句九千岁下来,没人敢轻易为王安辩解。

  这帽子太狠了。

  朱由校面色果然沉了下来。

  “朕是万岁,王安是九千岁,倒比朕少了一千岁。”

  “皇上放心。”

  “只要臣活着,没人敢说自己是九千岁。”

  杨报国下意识看了眼魏忠贤。

  魏忠贤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外孙的眼神有点奇怪,还有这九千岁的帽子,为何感觉有点热呢。

  王安看来不安了。

  太监们都是老狐狸。

  王安本来性格就严肃,平日里喜欢规劝皇上,不像魏忠贤变着花样勾引皇上玩闹。

  加上这一老一少的配合,恐怕在圣人的心里头,王安本就不多的信任剩不了多少。

《九千岁外孙》资讯列表: